需要引入张量的是()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多选] 需要引入张量的是()A.距离B.速度C.应变状态D.应力状态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多选] 需要引入张量的是()A.距离B.速度C.应变状态D.应力状态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名词解释] 水泵的最大安装高度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据《中国报学史》统计,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,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,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。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()A.人们关心社会变革,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.《临时约法》规定有言论、出版等自由C.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.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,反对君主专制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“世纪梦”。上世纪90年代,这个“梦”,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。其主要原因是()A.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.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.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.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1921年3月上海《时事新报》刊登了一篇驻德国记者的特约稿,评论说:“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,比之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,其影响还要重大,这位先生把旧科学概念一起推翻。”材料中“旧科学概念”是指()A.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.牛顿的绝对时空观C.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.普朗克的量子理论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填空题] ()是评定石油沥青大气稳定性的指标。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20世纪80年代,中国和苏联两国都在进行改革,改革对两国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,这两场改革()A.在改革前都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.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进行C.都从实际出发,适合了各自的国情D.使两国走上了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》时说:“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,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,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。”《共同纲领》规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有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原则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()A.①②④B.②③④C.①③④D.①②③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普朗克,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,德国科学界领袖,1913年曾亲赴瑞士,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,并称其为“当代哥白尼”。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。纳粹横行期间,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,对纳粹暴行或支持或沉默。对此,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,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。这是因为爱因斯坦()A.成就远远超过普朗克B.坚持" 吾爱吾师,但吾更爱真理"C.已移居美国,联系不便D.科学研究繁忙,无暇顾及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:" 国家譬如一只船,皇帝是一个舵工,官府是船上的水手,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,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,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,水手换了,另用一班人,才是道理,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()A.天赋人权B.主权在民C.君民共主D.民贵君轻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判断题] 石油沥青比煤油沥青的毒性大,防腐能力也更强。A.正确B.错误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1649年1月,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:“国王是世袭。已经有一千多年了,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。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,才能构成议会,但是贵族在哪里呢?”这反映了当时英国()A.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.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.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.法律面前人人平等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。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()A.物是观念的集合B.心外无物C.吾心即是宇宙D.原子是世界的本原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某科学家逝世后,媒体这样评价:“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,他现在是,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„„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,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,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。”这位科学家是()A.达尔文B.爱迪生C.普朗克D.爱因斯坦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孙中山曾提及,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,“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、大逆不道”;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,“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,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”。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()A.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.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.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.革命党人势力壮大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:美法之民主共和制,决不适于中国,欲跻国于治安,宜效英之存虚君,而事势之最顺者,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。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()A.中体西用,维护专制统治B.君主立宪,实行资产阶级改革C.暴力革命,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.全盘西化,科学与人权并重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20世纪50年代,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。前者认为它是“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,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”;后者则认为20—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,但“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”。“它”是指()A.土地改革B." 一五"计划C.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.人民公社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填空题] 用铸造方法制造零件的毛坯时,为了便于将木模从砂型中取出,一般沿木模的方向做成约1:20的斜度,叫做().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单选] 在一次会议后,一位美国记者说:“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,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。”你知道这是哪一次会议吗?()A.德黑兰会议B.日内瓦会议C.万隆会议D.开罗会议
(1)【◆题库问题◆】:[填空题] 直线按其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,可分为()、投影面的垂直线、一般位置直线。